首页>热点 > >正文

父女薪火传承谱写《远道苍苍》,展现国人奋斗史! 天天看点

父女薪火传承谱写《远道苍苍》,展现国人奋斗史!

6月9日,“从华工到‘中国侨办民营铁路之父’的逆袭——《远道苍苍》作者刘怀宇与媒体人陈小庚的对话”在广州举行。资深媒体人、阅读推广人陈小庚担任活动主持人,与《远道苍苍》作者刘怀宇进行深度对话。

一条铁路建成史 一部国人奋斗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远道苍苍》,以中国民办铁路“新宁铁路”的建设为背景,描绘了清末民初的华人企业家陈宜禧的传奇人生,被媒体称作“中国人的自强之书”。陈宜禧被称为“中国侨办民营铁路之父”。1889年,他组建广德公司,包工承建美国大北方铁路工程。因不满当时祖国铁路路权被洋人控制,他誓要修一条“中国人的铁路”。1904年,年逾花甲的陈宜禧回到故乡,以“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为号召,倡建新宁铁路(1909年通车)。这条贯穿台山南北的铁路,给当时五邑地区的经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远道苍苍》

《远道苍苍》自2021年出版后便频频获奖,先后荣获重庆市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35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

为完成父亲遗愿 创作五十万字长篇

《远道苍苍》的作者是一对热爱历史与文学的父女——刘子毅、刘怀宇。父亲刘子毅是20世纪50—80年代重庆著名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女儿刘怀宇毕业于北京大学英美文学系,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语言学硕士和电脑科学硕士,其作品被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北京大学名家阅览室、中国国家图书馆等上百家中外图书馆收藏。

这对父女以“中国第一侨乡”台山的华侨史为基底,以清婉的笔调、悲悯的视角刻画陈宜禧的传奇人生,绘就一幅横跨两个世纪、囊括中美两地的恢宏历史画卷。父亲刘子毅生前二十多年坚持搜集撰写关于陈宜禧和新宁铁路的史料、故事,在父亲去世后,女儿刘怀宇继承父亲的遗志,经过五年的调研和沉淀,潜心创作了这部上下两卷,共计50万字的小说。

谈及小说创作背景及表达主题,刘怀宇说道:“支撑我写作的动力来自父亲的嘱托以及海外第一代华侨返乡创业的感人故事。书写他们的人生,就是向包括我父亲在内的华人华侨的生命历程不断靠近,也是对前辈华人华侨在海外奋斗同时又心系祖国的精神传承。前辈华人在海外刻苦经营自己的人生,在多元文化碰撞和历史齿轮的行进中不仅生存下来而且活出风采意义,还原他们的人生和成就,也是对我作为海外华人华侨一脉相承的来路的重新认知。”

《远道苍苍》作者刘怀宇

一部难得的非虚构的虚构小说佳作

到达广州之前,刘怀宇已在北京举办多场对话交流活动。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杨庆祥对这部作品评价颇高。他说,“这部作品从题材和写作上来看都非常重要,讲述了第一代华工隐而不显的艰苦奋斗故事。在汉语并非主流的英文写作世界里,这本书让汉语发出声音,让华人华侨的故事为人所熟知,这是本书的重要贡献之一。刘怀宇将历史、人性和多元文化的错位与交融写进书中,又把这些宏大命题放置到每一个小人物的人生中。”

《文学评论》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刘艳评价《远道苍苍》,暗蕴着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同时也是对华人华侨和其背后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心向往之与积极传承,是一部历史厚重感、爱与真诚兼具并生的写作。这部作品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极传承,表现了坚强、勇敢、不屈、可敬、可信、可爱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一部难得的非虚构的虚构小说佳作。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李怡洁

标签:

相关阅读